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园区资讯

产学研用助推校企融合 立德树人共铸汽车工匠

人气:800 文章出处:原创 发表时间:2022-07-08

    自2007年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就与该企业以订单班形式开展技能人才培养。随着双方合作不断深入,本着“面向未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双方于2018年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备忘录,围绕企业全产业链开展相关合作,共同推进专门化二级学院打造,朝着产教融合双赢方向不断努力。

    一、协同育人,立德树人共铸汽车工匠

    一是党建引领团建结对共育。构建校企党团协同建设机制,利用党建带团建机制,发挥团建凝聚人心作用,有效优化校企人才共培机制,深入助推“汽车工匠”培养,关注和促进青年人成长成才,目前,学校车辆工程学院党总支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售后党支部、制造党支部已经围绕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开展党建共建项目。实施校企团建结对共育项目,于2018年第一届校企订单班成立起,“湖汽实习生”团支部就已经开始传承,以团青力量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学生早日融入企业体系,实现“扶上马再送一程”。

    二是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学校每年举行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日,将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学校领导经常去企业关注学生成长和学员们精神培育,企业高管也会适时走进校园进行讲座。

    三是共促师生员工素质提升通过校企融合育人机制,企业协助学校培养的童大权、陈彦纶、陈标等老师,在省级及以上新能源汽车行业技能竞赛项目,教师能力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屡有斩获;多名优秀学生分批前往整车技术分中心,智能网联技术分中心,试验检测中心等技术部门从事助理设计师,助理试验师等工作,涌现出易鹏辉(现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湖南大区副经理)、刘明(现为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制造中心主管)、唐彪(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二班班长)和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3人、优秀班组长数10人等多名学校毕业生优秀从业典型。

    二、协同传艺,产学研用校企错位发展

    一是校企合作定制人才培养。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实施旺工淡学跟岗实习,助力企业实际生产,在学校组建“中车电动班”,每年招收50名左右订单培养学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经考核合格的学生,会优先安排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营销与物流、售后服务等岗位就业。

    二是共建基地培育技能人才。校企共同投入,在学校新校区建设了1700多平米的“中车电动企业培训中心”专用场地,并配套钳工、焊工、电工等基础实训室用于技能人才培育。其中,企业投入整车、系统部件及专用设备达700万元,用于教学培训。共同制定培训体系,目前已完成售后服务能力培训体系搭建,正在开发制造能力培训体系,学校已为企业开展内部员工培训10批次。此外,学校协助企业开展技能鉴定培训,除企业内部培训外,还拓展到湖南巴士、龙骧巴士、株洲巴士等企业客户培训。

    三是做好人才共培用共享企业为学校教师构建了教师企业顶岗实习平台,接纳学校专业教师团队前往技术中心、试验检测中心、总装车间等部门顶岗实习,了解生产实际,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人才共享共用共培,借企业技能人才体系项目,尹子中、童大权等一批高级技师担任企业兼职培训师,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组专家、中车株洲所首席专家、公司创始人之一郭淑英在学校担任车辆工程学院院长、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专业群带头人,企业技术高管兼职学校相关专业方向带头人,每年参与学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四是产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边合作边深化,搭建合作框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基于已有的基础,根据新能源客车行业特点,校企共同创新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和储备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中车电动培训基地,服务公司人才技能水平提升。共享双方的人力资源与科研成果等资源,采用研究方向互补、研究层次错位的方式,合作申报、共同运营企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整合资源,共同办学,服务中车电动全产业链建设,寻求政府机构支持,联合社会资源,深度合作共建专门化产业学院,助力株洲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目标达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下一步,将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小高地”,寻求政府机构的支持,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引入,聚集专门化的人才,打造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总成的智能制造,售后服务技术,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等领域的人才“小高地”,助力企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三、协同服务,校企协同开展工作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每年都会将双方的校企合作写入年度重大专项工作计划,制定目标与计划推动落实,并借校企合作机制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开展更多协同合作,加快专门化二级学院建设进程,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落地。有效缓解了企业员工培训培养难,人才梯队建设难的问题。自2018年以来,学校共开展技能人才培训鉴定1000人次,公司接纳约100名学生到公司实习工作。

    二是校企合作开展项目共建共研。自2018年以来,校企共同申报并建设国家级项目课题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南省教研教改项目11项,共同申报国家专利11项,发表专业论文5篇。开展科研项目共建,在学校新校区共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工程基地1个,包含动力总成测试、电池性能测试、控制器性能测试,企业提供相关资源助力学校教师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开放企业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学校教师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建设工作,校企错位发展。

三是寻求政府支持筹建产业学院。在省厅有关文件精神及株洲市政府组织下,校企双方已就产业学院建设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成立了“中车电动汽车产业学院”,开展相关工作,服务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力校企共同干事创业。

    四是校企协同助推干事创业激情。在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创新性开展相关工作,承接汽车维修工、公交车驾驶员等株洲市下岗职工再培训公益任务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紧缺性师资国培项目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指导性精神,共同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群的指标性建设任务。

近年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受到了各媒体的报道,相关校企合作典型做法和案例受省级以上媒体累计报道约30余次,进一步激发了学校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激情。下一步,学校将依托地方经济整体布局及校企双方发展战略,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商用车领域技能人才高质量育成体系为目标,继续加大合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校企双赢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株洲“制造名城”战略。

本文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