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园区资讯

株洲大力培养技能人才 弘扬工匠精神

人气:1777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16-08-02

  车床上面车生鸡蛋,壳去而膜不穿;驾驶叉车移啤酒、开瓶盖……近日,在株洲市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一批本地企业的能工巧匠通过电视直播,向观众展示他们的绝技绝活。这是株洲市2016年“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电视大赛启动仪式上的场景。

  “株洲要实现转型升级,株洲制造必不可少。弘扬工匠精神,是提高株洲制造水平的必备条件。” 株洲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

  蓝领充电忙

  2015年7月,75名来自株洲企业和职院的技工汇聚北京科技大学,聆听专家教授讲解国内外前沿加工技术:数控加工、3D建模、精密加工、特种加工、快速成型……

  这是株洲市“万名人才计划”实施以来,由市人社局牵头组织的第二期蓝领精英人才国内对口培训班,该培训班为期15天。今年的培训工作也即将在西北工业大学展开。

  在组织外出培训的同时,株洲市建立了12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两年已培训4000多名来自生产一线的技工。通过这些基地,市里还开办了蓝领精英培训项目,通过为期4至5个月的学习,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后,中级工可晋升高级工、高级工可晋升技师。

  2014至2015年,株洲市共选送2115名高级工以上优秀高级技术人才参加市内专修培训,选送119名技师以上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国内知名院校参加对口培训。

  大师传帮带

  今年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

  在长沙磁浮列车研制中,株洲联诚集团通过特殊工艺制作的蓄电池低压箱,有效克服了收缩变形、共振等难题。而发明这种特殊工艺的带头人,正是联诚集团株电气动公司调平班班长、冷作钣金工高级技师邹宇锋。而他,就来自株洲“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4年,株洲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出台,随后在在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方宇航等骨干企业设立了1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市财政给予每个工作室5万元资金资助。

  设在株洲联诚集团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在邹宇锋带领下,加强技术攻关,不仅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不锈钢产业年产值从0到1亿元的突破,还同时培养技工30多名,其中两名已考取高级技师。

  株洲市人社局近两年,先后开展“技能大师三湘行”、“技能大师基层行”等特色活动,组织技能大师到各企业和技工院校分享成才经历、开展技能培训、交流技艺心得、解决技术难题。

  校企共育才

  2015年7月2日,省2015年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对接活动在株洲职教园举行,全省60家主要职业院校与全国各地100多家重点企业,纷纷前来签署“人才订单”……

  近年来,株洲着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出基地培养、订单培养、半工半读、校企共融4大合作模式,对急需的技能人才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进行扶持,进一步激发了校企共育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近年被媒体称为我省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上海通用、博世、保时捷、北汽、宝马、上海大众、长安福特……这些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都成为该院的校企合作项目。

  技能受重视

  自2014年株洲市“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电视大赛推出后,其主题词“技能闯天下,行行出状元”、“成就梦想,点亮人生”引起广泛共鸣,参赛人数逐年攀升,从开始1.8万人增加到今年的3.2万人。参赛选手中,有28名获得“株洲市技术能手”称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波“学技能、练真功”的热潮。

  2008年,株洲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技能大师评选表彰管理办法”,3年一评,当选者每人给予2万元重奖,目前已有30人受奖。2013年底,株洲市实施“万名人才计划”,将高技能人才与科技、管理人才一起纳入到全市人才战略,显示出对技能人才的空前重视。

  目前,株洲市约有各类高技能人才8万人,他们已成为大力提升“株洲制造”水平的生力军。
本文TAG: